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鄱艾堂动态
末伏至,秋老虎发威!除病根的最后冲刺,艾灸万万不可断!

    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,是三伏天中的 最 后 一伏,俗称秋老虎。

    所谓“火烧七月半,八月木樨蒸”,“秋老虎”颇凶。由于暑热最易伤心,热扰心神,

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,坐卧不安,思绪杂乱。


      所以,在末伏,大家烦躁!这个时间段考验心性。此外,末伏很关键,

把握住该时机调理身体很必要,末伏期间有6大习惯非常损耗阳气,

长期做对调理身体无益。


6大不好的习惯

1、非时作息,阳不归根

     中医认为较好的睡眠时间为“亥子丑”三个时辰,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,

冬主收藏,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。


古人道法天地,遵循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与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,故能神清气足精满。

2、嗜食寒凉,吃肉太多

以生冷食物、冷饮来解暑,则是犯了“虚虚实实”之误,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,出现腹痛、腹泻、乏力、消瘦等症;


肉吃多了,如果化不掉,会损伤脾胃,阻塞经络血脉,遏制阳气在人体中的正常运行。

《黄帝内经》讲:“气胜形者寿,形胜气者夭。”延伸到饮食上就是吃进去的食物能运化开

营养,就能养生,运化不开则成体内废物。


3、工作烦劳,阳气外张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,很多人不仅夜以继日地工作,而且心情很烦、心理压力很大。

    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”,所谓张就是往外散,晚上的阳气应该内收,回归本位。

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,就会慢慢耗散。


同时,《黄帝内经》讲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故主明则下安,主不明则十二官危。

”现代人竞争压力大,但心性修养普遍较差,负面的心理及情绪很容易在内心产生,极损人的阳气。


4、运动不当,反伤阳气

     “动能生阳,也能耗阳”,其实运动的本质是加强气血的流通,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,

或饮食厚腻,或久坐不动,或思虑过度,但不适合于气血大亏之人,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,

运动后阳气耗散致阳气更虚。

       另外运动属生发,应该是春夏白昼之事,而现在很多人都是晚上运动健身,看似弥补了白日的运动

不足,其实是违反了“生长收藏”之序,《素问·四季调神大论》指出冬三月要“无扰乎阳”、“无泄皮肤”,

冬季大量运动出汗影响了阳气的收藏。

 

5、房事不节,肾阳亏损

      房事不节使人的肾精亏虚,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,导致肾阳亏损,表现为乏力、畏寒、

腰冷痛、双目无神等。



6、滥用抗生素,苦寒攻伐阳气

       抗生素从中医性味去分析,大多是苦寒的,苦寒就容易攻伐阳气。

       以上所说的这6大习惯,不利于人补阳气,反而会伤阳气。此外,末伏的天气仍然较热,且雨水较多,湿热交蒸,合而为湿热邪气。如果脾伤于湿,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、恶心呕吐、不思饮食、体弱倦怠等症,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。


       中医讲“湿气通于脾”,所以健脾祛湿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。下面,传艾之声就为大家介绍末伏时节的艾灸穴位,抓住末伏的时段艾灸,能够化湿、健脾、和胃,补中益气,通经活络。



末伏穴位

1、丰隆穴

功效:丰隆穴属于胃经,又联络脾经,能调调脾和胃两大脏腑,有很好的除湿祛痰的效果。



2、足三里


足三里穴,是“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有生发胃气、燥化脾湿的功效。

民间常说:“常按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,可见足三里对于强壮身体有多重要。


3、脾俞穴

功效:有利湿升清、健脾和胃、益气壮阳的功效。

末伏正处于夏秋之交,抓住这个特殊的时期坚持做好三伏灸,防止将夏天的湿邪带至秋季、延至冬季,为下半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!

财富热线:400-915-5958 15717030591 地址:江西省鄱阳工业园区(芦田轻工业基地)

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们或与我们取得联系

  • 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·江西鄱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:赣ICP备18016548号